武隆日报记者 王腾霄
教师的初心就是根植教育,积极进取,无私奉献,执着于教书育人;教师的使命是传承知识,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2022年武隆区优秀教师张洁就是这样一名教师。对于她来说,知识应该普及给更多的人,自己是知识的获益者,也应该让更多的乡村孩子摆脱贫困的命运,从此走向新的人生。
缘起 一份特殊的礼物
“我家在南川区的农村,从小在乡村小学读书。在高中时候收到的一份特殊的礼物,改变了我的想法和人生?!闭沤嗵钙鸬崩鲜Φ睦碛墒?,陷入了回忆,当时她正在读高中,班上的老师没有因为她来自农村和成绩一般而差别对待,反而时时刻刻关心她的成长,甚至把班级仅有的一个奖学金名额给了她,虽然奖学金的金额不多,但对当时的张洁来说意义非凡,从此,成为一名老师的梦想在心里生根发芽。
2012年,张洁怀揣着梦想,考到了接龙乡接龙小学,正式成为了一名老师。这里位置偏僻,条件艰苦,她却毫不在意,在她看来,能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到孩子们手里,是最有意义的事。虽然刚站上讲台还有些许紧张,但坚定的信念让她很快进入了角色,她心里暗暗做下决定,一定要努力为孩子们拼一个美好的未来。
成长 一次难忘的经历
接龙小学地势偏远,张洁刚开始很少回家,大多数时间都留在学校,了解学校的情况,熟悉学生的背景,每到放学或周末,她就会到学生家里进行家访,跟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并及时反馈孩子各方面的表现,有时甚至还会和家长、孩子们一起去到烤烟地、烤烟房,一起上山打竹笋、摘金银花。
给她印象最深的一次家访经历让她知道了山区孩子读书的艰苦,更让她为自己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感到光荣。那一天,张洁叫上了一名常常迟到的孩子,相约到她家进行家访。放学后,张洁和孩子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天快黑了才终于到家,本想着和家长反馈孩子常常迟到的情况,但看着学生的母亲一人照顾三个孩子,原本的怒气和不满顿时烟消云散。那晚,张洁没有回学校,而是住在学生家中,和孩子交流了一晚,她了解到学生平时五点四十就得起床,迟到的那段时间闹钟坏了,而学生妈妈又因为带孩子太累,没有叫醒她,才导致了上学迟到。听完孩子的倾诉,张洁心里满是心酸,她抱住学生告诉她,安心睡,老师明早叫你。
通过次次家访,张洁更加清楚的了解了学生的情况,也让家长和学生感受到教育的温度。这漫漫家访路,换来的是家长的信任、理解和支持,换来的是孩子无尽的爱与思念。
热爱 一种坚持的理由
虽然在接龙小学只待了三年,但期间的种种经历却让张洁从初出茅庐蜕变成成熟教师,在那里,只要有机会,她就会争取,她就敢挑战,每天都过得很充实,每步都走得很踏实。
2015年,因工作调动,张洁来到了平桥镇平桥小学,虽然教学条件变好了,但她始终觉得在基层的教育才更加迷人,让人进步。2017年,张洁主动申请到平桥镇中村小学支教。
作为从山区走出来的孩子,艰辛的求学路早已让张洁明白,教育对于农村孩子有着怎样重大的意义。虽然有着热爱支撑,但支教的时光并不好过,班里18个孩子几乎都是留守儿童,成绩差异很大,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面对这一群特别的孩子,她没想过放弃,坚持用细心和耐心帮助他们,用真心与爱心温暖他们,就连隔壁班的老师都笑着对她说:你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在教哦!
“唯有热爱才能抵御漫长?!闭馐撬⒃赒Q空间里的一句话。支教结束后,张洁回到平桥小学,这次她又有了新的角色——在教科处,负责学籍管理、校本培训、学分登记等工作。这对于她来说,是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成长机遇。每当她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她总会宽慰自己:有谁是一开始就会呢?不会就慢慢学呗!凭着不放弃的念头,她放弃休息的时间,每晚都在办公室加班到深夜,才终于对这份工作举重若轻。
“2022年对我来说意义非凡,10年,这是一个跨越性的数字,我常常问自己:我还在成长吗?”张洁用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重庆市青创赛科教论文三等奖”“全区作业设计一等奖”“武隆区优秀教师”…种种荣誉,是她努力的结果,也是热爱这个信念绽放的鲜花。
闲暇之余,张洁再次阅读了市教科院张咏梅所长那篇写给青年教师的信,在她看来:年轻是一种状态,如果80岁还在成长,这就是年轻。相反,如果18岁就选择“躺平”,那么此时你已不再年轻。张洁用热爱和坚持,让她在乡村教育的筑梦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