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史学习教育启动以来,我区积极依托本地红色资源,广泛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学党史宣传教育活动,真正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有声有色、扎实开展。
我区境内红色资源丰富,全区共有革命遗址2处、战争遗址1处、革命烈士陵园6处、馆藏革命文物500件(套),这为全区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提供了重要载体。
后坪坝苏维埃政府遗址是二路红军游击队在原川东地区的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所在地,在这里,二路红军领导农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与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数月以来,众多党员干部团体先后来到这里参观革命遗址、聆听红色故事、重走“红军路”,切身感悟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在平桥镇和平中学旧址,则是通过“资源共享、活动共建”方式,把和平中学旧址打造成了全区红色故事重要宣讲基地,吸引着区内外众多党组织团体前往开展观摩学习,接受红色精神洗礼。
“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党组织依托区内各革命文物旧址开展党史学习教育200场次,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革命英烈成为‘党史教师’,真正让红色党史教育深入人心。”区文化旅游委主任贺俊表示。
与此同时,为突出本地红色文化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区还进一步加大红色文化资源挖掘力度,区档案馆积极搜集整理《党史上的今天·武隆》素材,让广大市民从武隆发生的重大党史事件和涌现的重要党史人物中,感悟初心使命、汲取精神力量;长坝镇通过查询档案资料、现场走访了解等方式,挖掘本地红色故事,制作《长坝当地红色故事宣讲册》,实现以身边事激励身边人;区文化旅游委利用武隆后坪山歌、鸭江平桥吹打、剪纸艺术等非物质文化展演党史知识,并抓紧推进开拍红色电影《陷阵》,打造一批独具武隆特色的“红色名片”……
“结合活动开展,我区还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文艺巡演、巡展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中,目前已开展相关活动数十场次,在全区掀起强烈的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潮。”贺俊表示,接下来,为实现红色资源教育作用常态长效化,我区还将把红色旅游与全区旅游总体规划结合起来,规划打造3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让更多市民、游客通过体验红色旅游、感受红色文化做到学习党史常悟常新,常学常深。 (记者 周令高)